close


<<先探>> 財訊社長孫文雄   談未來五年投資新趨勢961228 

整理.郭貴玲/林明輝;先探周刊授權刊載 

在香港買台灣  ;    中國內需股長線看好

財信金融家活動,十二月廿一日邀請前財訊文化事業社長孫文雄主講「大趨勢下的投資哲學」。孫社長的重點放在尋找未來五年的的趨勢,孫社長認為中國內需成長,以及人民幣緩步升值,吸納的資金會繼續流入,這樣的經濟環境至少還有五年以上的時間。

這幾年台灣跌的比別人多,漲的比別人少,不過每次的大跌之後,往往可以醞釀出大機會,許多股票都會出現夠低價讓你買進的機會。投資的本質重點在標的是不是具有發展性,如果只是看對大盤,沒有選對標的,難免會出現賺了指數、賠掉價差的情況,所以最近幾年有句話很流行,那就是「選股不選市」。

孫文雄社長認為,中國二○○八年實施新勞動法及企業增稅政策,政策刻意將出口導向的經濟方向轉到發展內需,是財富重分配的方法,有助於社會安定,是大利多;未來五年的長線投資標的,應該以「台灣人」在海外有成的中國內需股為主,如聯強(2347)、台玻(1802)、亞泥(1102)等。

今年是驚濤駭浪的一年,台股漲少跌多,是特殊環境的產物,投資人不用在意,現在要檢視投資標的是否有前途,有沒有價位適合買進的,不要錯失投資機會,更不要賺了指數、賠了差價。

過去五年主題是原物料

以過去五年經驗來看,二○○一年到二○○三年將近三年期間,從九一一到SARS,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從容細選投資標的,後來出線的中國概念股,正是早期從中國建設帶動的原物料、外銷成長及人民幣低估過程中,讓台商找到機會。主要原因是需求都來自於中國,該地的基礎建設不斷在加強,並且以低估人民幣的方式,大量以出口帶動經濟成長。一九九○年以後,不少傳產及電子到大陸擴廠,都是台灣規模的好幾倍,電子股中明顯受惠中國外銷成長的以鴻海(2317)為代表,富士康(2038HK)從三、四港元漲到三○幾港元。

過去幾年中國內部建設需要很多的原物料,因此帶動的原材料行情讓鋼鐵、水泥谷底翻身,亞泥從九元漲到五○元以上,這種漲好幾倍的標的,在下個階段還是可以找得到。

股票長期標的很好選,像巴菲特的作法眾人皆知,但一般人做不來,投資股票要追求短線波動,二成、三成的目標報酬率其實很難。雖然大家都喜歡聽媒體報導短線、波段的訊息,但是進行短線操作常常因為不如預期的情況,而被迫變成長線操作。

所以說難就難在這裡,這也是為什麼自古到今富人與窮人永遠是二比八黃金比例,有貧有富的現象永遠存在著,從沒有均富。進了投資市場,你的志向就是要成為前面一%的人,甚至是前面千分之一的人,投資贏家就是至少要做前面二○%的人,然再前進到這些二○%的二○%,一直進步下去。

股價低其實就是最大的利多,反之,股價高就是利空,目前大家擔心的次級房貸問題、中國宏觀調控及台灣政治利空,在股價已下跌到低點時,市場自己會反應鈍化,這些因素都是表象,不能讓表象影響你對投資的判斷。眼前要看的是下個五年有沒有好的投資機會,像是過去五年,你只要呆呆地去買台塑四寶,因為有好的殖利率,所以你抱著領股息,還原權值之後都是大賺。然而如果去買電子股,撇開大漲的太陽能族群不看,電子股有一堆都跌很慘,甚至於消失不見,代表這個族群面臨過度的投資,所以幾年下來只有波動,沒有明顯的趨勢。但是台塑四寶,一漲就是五年,趨勢形成很明顯。

次貸、宏觀調控等問題的影響力會愈來愈低,因為市場已大半體現,股價在三到六個月前開始反應,八○年代美國儲貸危機,LTCM及現在的次貸,美國政府都是印鈔票施援手解決。

至於中國二○○八年實施新勞動法及企業增稅等利空不是利空,應該是財富重分配的方法,工人所得可以提高,所以是創造社會安定的最大利多。日本三○年前的勞資對立「春鬥」、「秋鬥」,最後企業主妥協,工資調升,員工所得增加,內需產業百貨、汽車、電器、服務業及銀行,百業興盛。同樣的,中國以外銷主導的出口政策雖然因宏觀調控受到壓抑,但發展內需市場,讓窮人翻身,像康師傅、水、啤酒及汽車業會擴大。

未來五年的主題呢?

未來五年,中國外銷調整會很艱困,利潤會下滑,內需則不只是奧運題材,隨著沿海到大城市的區域經濟發展,人口城市化,衛星城市出現,省會將吸引衛星城市聚集。未來要找十倍、三○倍漲幅的標的機會還有,但會轉到內需新趨勢。例如通路的優勢,國美(0493HK)賣家電成為中國最大家電Walmart,將來也會成為3C電腦通路。聯強(2347)、大陸百貨股及玻璃都不錯。

中國人口十二億,如果把鄉下黑戶人口加進來,據說有十五億。中國人口多,造就了康師傅(0322HK),股價從一元左右漲到十一元多,居高不下,原因就是有中國基本面在。康師傅的本益比可以高達三○倍,要是把方便麵的事業放到台灣、日本、美國都做不出這樣的成績,但是拿到中國就不得了。股價想漲高就是要讓投資人有夢,過去電子股大家還沒搞的很懂,像是面板、DRAM都能漲的很高,反觀傳產股大家都看的懂,認為沒有成長結果本益比就不高。等到後來大家瞭解DRAM、面板的產業,DRAM都不賺錢,股價一直都低於淨值,面板的本益比也不高,連王永慶跳進去做DRAM都套牢,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過去投資人買的是一個夢,買夢是最貴的。

任何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需求,日本郵政儲金十幾兆美金,其經濟問題出在房地產需要人民收入及人口數量同步增加,但日本在五十多年發展後,近十年人口沒有增加,預期未來甚至有衰退之虞,而且日本是相對封閉的國家,與商業要發達、金融要繁榮,必須能廣納全世界的潮流違背。

中國的內需不是幾年就能走完的

反觀大陸房地產市場仍在初升階段,以前共產黨數十年統治下,很多房子都相當老舊,瓦斯、水電等基本設施欠缺,必須拆掉重建,都市更新工作幾十年都做不完。我們不能用上海、北京都會區的標準看大陸,真正八○%的中國建設其實正在啟動。整個中國幾乎有一半以上的房子都要重蓋,中國的城市更新即使過了幾十年,也都做不完。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你不能光是看北京、上海就認定中國就是這樣,絕大多數的地方都還需要更新,因此中國最大的題材就是在內需。

中國的內需在過去幾年是靠固定投資支撐,一年二七%的高投資成長率,這個成長率是台灣的好幾倍,可以貢獻中國經濟成長率一半以上。然而在美國、日本、歐洲等國家,內需消費佔經濟的比重達八五%,外銷出口只佔十五%而已。所以這些地方的經濟成長緩慢,不是因為其外銷不好,而是內需的問題。日本的汽車外銷競爭力很強,歐元高漲使得未來幾年歐洲車的出口能力將遠不如日本,只是即使如此也拉抬不了日本的經濟。因為日本的內需很弱,大家都長壽,把錢放在郵局裡面。

近年來,中國調高存款準備率十幾次,利率也還在提高,原因是大陸物價高,政策上要用宏觀調控來壓抑,但從長遠經濟成長來看,中國內需成長,以及人民幣緩步升值(每年估計升值五%至十%),吸納的資金會繼續流入,這樣的經濟環境至少還有五年以上的時間。

只要是升值的國家,代表資金持續湧入,貨幣供應只會一直增加,宏觀調控不是阻止貨幣增加,目的是為了調整貨幣供給的成長速度,例如從年增率三○%降到二○%、十%,但還是持續成長。中國的外匯存底世界第一,貨幣升值會影響外銷,但是歐美對於中國廉價商品的需求並不會減少。

在香港買台灣
押寶有錢的「台灣人」

中國窮了這麼久,十幾億人想要發財,其中帶來的活力不容小覷,這不是越南或是印度在短期間趕的上的。中國上個階段經濟發展的最大影響是原物料及公共建設,台灣口水淹過一切,相對在建設上動力有問題,但台灣的有錢人仍在海外地區創造「台灣人」,這些「台灣人」過去十年來有不錯的成就,真正在全世界找到出路,我可以告訴大家這些「台灣人」肯定不會只限制在台灣。

投資名人羅傑斯說:買中國,在香港。因為香港市場自由、流動快、免稅;台灣在悲觀失望氣氛中,也有機會,買台股可以挑有價值的企業,不必在台灣買,像康師傅及統一在大陸良性競爭不是壞事,未來中國市場有機會造就全世界最大的食品業霸主。

台玻(1802)股價如果拉回到三○元以下,也可以冷靜觀察其未來性。以台玻在中國的佈局,有機會成為最大平板玻璃製造廠,將來成為大陸龍頭,到香港上市。只要成為中國的產業龍頭,股價本益比就會被認定,在香港上市受到認同。

如同在海外有競爭優勢的富士康及康師傅,通路商也值得關注。中國地大物博,當零售點從一千個跳升到1萬個,可以開條件,像台灣的7-ELEVEN一樣,中國的國美家電就是因此變成銀行,當地稱國美是次銀行,是收現金的公司,早年台灣力霸集團及遠東集團開百貨公司,也是看好收現金的好處。

中國的內需長線仍然看好,但短線漲幅大,很難講,如果找台灣大家熟悉的,並且將來有機會形成台股聚落的標的,可以在香港買台灣,在香港掛牌的大成(3999HK)、達創(0722HK)、統一(0220HK),都是台灣人在中國出口及內需市場有成就的公司,而台玻從台灣到中國佈局,有機會成為中國玻璃霸主。

另外,中國汽車工業經過二年的調整,二○○八年下半年會上來。中國人很愛「八」,像北京奧運將在二○○八年八月八日八時開始,二○○八年應該是不錯的一年,二年來低迷的產業將有機會表現。不過,汽車業在中國面臨美、歐的競爭,很辛苦,長線投資要有耐心。如果以裕隆(2201)來看,新店廠的開發案是有爆發力,現在每股淨值三○幾元,股價低於三○元就是買點。

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提供,為純屬研究性質,僅作參考,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,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,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,聯合理財網對資料內容錯誤、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ng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